
开栏语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在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千余绘画,踏破时空而来,打开一个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中国历代绘画盛宴开启。
读嘉人文频道推出
“大系追光图鉴·名画记”
或为传世名画,或为天籁旧藏,每日一幅画作,带你走进名画的场域。
“大系追光图鉴·名帖记”带你走进“物华天宝”的天籁阁,观彪炳史册的传世法帖,听一件件名帖讲述的千年回响。

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
年少孤寒,刻苦攻书,承继“二王”,开宗立派。
他就是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隋末唐初官员,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楷书有“楷书极则”之誉。
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张怀瓘《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
《仲尼梦奠帖》原为一件长卷的一部分。该长卷由《仲尼梦奠帖》《张翰帖》《卜商帖》合裱在一件手卷上,因内容均涉及历史,故称《史事三帖》,后被分拆。
此帖递藏有绪,曾入宋内府,明代入藏天籁阁,后由清内府收藏。据《石渠宝笈三编》记载,原帖上有项元汴鉴藏印四十九方。
清初高士奇在题跋中说,“项墨林藏真迹于天籁阁,清劲绝尘”,指明此帖曾经项氏收藏。
《仲尼梦奠帖》为行书,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同,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诚属稀之珍。
帖后有诸家题跋,明人杨士奇说:“学者观古人书,必观墨迹,乃见妙处。此《梦奠》七十八字,真人间绝无仅有之稀世之宝也。”盛赞欧阳询的书法,指出墨迹本的重要性。
欧阳询年少孤寒,跟随养父江总生活,江总的书法亦有声名,在江总的教导下,欧阳询刻苦攻书,博通经史。精熟《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书法“八体尽能”,笔法绝伦。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段轶事:欧阳询有一次出门,遇到一块索靖书写的古碑,下马驻足良久,离开后又折回原处,继续观看,累了就铺块毯子休息,最后在这块古碑旁住了下来,三天以后才离去。由此可见其学书路径和刻苦程度。
欧阳询长相文弱,个子瘦小,但书名远扬。当时高丽国王非常欣赏他的书法,派人到长安,求取欧阳询书法。唐高祖李渊听说后,很是感慨:“想不到欧阳询的书名,竟然远远传到国外。别人看他的作品,还以为他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呢。”
欧阳询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极为重要,他承继“二王”书法,开创“欧体”一派,唐宋以来书家都重视对“欧体”的学习。
而《仲尼梦奠帖》作为传世《史事三帖》中唯一晚年真迹,代表欧阳询行书成就的顶峰,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墨皇。
参考资料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黄惇 庄希祖 刘诗《中国历代书法名作赏析》
杨仁恺《国宝沉浮录》(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