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实习生 方鼎 记者 江跃中)今天下午,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研究机构,上海海纳工程院在普陀区海纳小镇揭牌成立,借力海纳工程院聚才引智,海纳小镇将探索数字技术联合研发机制,为各方技术团队助力创新,触发新基建微更新、新场景深融合,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为海纳工程院揭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致辞。
图说:上海海纳工程院揭牌成立 方鼎/摄
普陀区打造上海7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之一的海纳小镇,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共同构建创新驱动、数字引领、三镇链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海纳小镇将作为普陀区生活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单元,围绕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居民的出行、购物、娱乐、就医、停车等生活需求,与交通、教育、医疗、安全、防疫等服务和治理能力,通过数字孪生基础设施建立小镇生活模型,为生活服务场景与实际服务需求提供快速连接能力。真如城市副中心以海纳小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逐步建设成为长三角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区、上海数字化城市思想的策源地的同时,为海纳小镇提供产业发展的实体平台和应用展示空间,同时还提供人文、艺术、生态、商业等生活休闲氛围和环境保障。海纳小镇将为真如城市副中心的特色产业和城市数字化运营模式的核心载体和关键技术支撑。
图说:海纳小镇总体规划图 普陀区新闻办供图
据介绍,海纳小镇将以上海海纳工程院为创新核心,激活普陀数字创新基因,激发融城市智能研发、产业赛道集群、数字产品首发、场景沉浸体验、全球创新生态为一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上海海纳工程院以技术创新引领城市数字化,与杭州云栖工程院和无锡雪浪工程院共同推动长三角城市间的协同创新,打造全球城市数字化的创新典范。海纳工程院将通过“海纳夜话”活动,产生高质量的思想碰撞,成为城市数字化和技术创新思想策源;以社会化机制开展城市智能公共开放平台的建设,形成城市数字化过程中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利用柔性人才机制,吸引全球的研究人员利用城市智能科学实验装置参与城市数字化的科技创新研究,形成新的城市智能学术研究领域;利用柔性协同机制,吸引中小企业在城市智能公共开放平台上从事产业智能技术创新,以城市数字化促进企业数字化协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数字产业竞争力。
海纳小镇还将以合伙人机制,加强小镇开发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建设、物理空间优化配置、产业集聚方面的协商沟通,推动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数字规划高效融合落地,围绕新科技、新产品与基础建设深度融合进行探索,开放商场、街区、剧院等实地环境,打造可体验、沉浸式数字示范场景,用科技提供全新用户体验,让数智走进百姓生活。
图说:签署合作协议 方鼎/摄
揭牌仪式上,市经济信息化委、普陀区人民政府、海纳工程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海纳工程院建设。同时,中国商飞、金山石化、瑞金医院、华住酒店等一批重点场景共建单位入驻海纳工程院,后续将与工程院共同深化场景建设。揭牌仪式前,与会人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海纳工程院发起人王坚引导下,参观了“数字化创新之路”展示。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普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肖文高,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姜爱锋,副区长徐树杰出席揭牌仪式。